中医药文化

中医药知识

阴阳五行学说
发布时间:2018-12-13 00:00:00信息来源:阅读量:0

timg.jpg

  阴阳五行,是古代哲学思想的积淀,用传统而古朴的语言,表达了丰富的哲理和辩证法思想。
(一) 阴阳学说
  1、概念:阴阳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,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。
  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,既代表相对立的两个事物,又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,不局限某一特定事物。
  2、阴阳的属性。最初划分阴阳的准则是向日和背日。
  一般说来:
  凡活动的、上升的、温热的、明亮的、兴奋的、亢进的、功能的--------属阳。
  静止的、下降的、寒冷的、晦暗的、抑制的、衰减的、物质的--------属阴。
  3、 阴阳的基本内容。
  包括对立制约、互根互用、消长平衡、互相转化。
  4、 在医学中的应用。
  ① 说明人体组织结构。
  上部,体表,背部,六腑,气——阳
  下部,体内,腹部,五脏,血——阴
  ② 说明生理功能
  阴阳的平衡协调,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,具体表现在物质与功能的消长平衡。物质是功能的基础,功能是物质的表现。生理活动消耗了物质与能量,又有助于物质的摄入和能量贮存。这种阴阳彼此不断的消长过程维持着动态平衡。
  ③ 说明病理变化
  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失去动态平衡产生偏盛偏衰的结果。阴胜则寒,阳胜则热,阳虚则寒,阴虚则热。
  ④ 诊断上的应用
  临床疾病虽然错综复杂,但可以概括成阴证,阳证两大类。
  阳证——表证,实证,热证,(急性的,进行性的,亢进的)
  阴证——里证,虚证,寒证,(慢性的,退行性的,衰退的)
  ⑤ 治疗上的应用
  1)损有余,补不足,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。
  阳胜则热——清热,阴胜则寒——祛寒
  阴虚则热——滋阴,阳虚则寒——温阳
  2)归纳药性
  四气:温热——阳,寒凉——阴
  五味:辛甘——阳,酸苦咸——阴
  特性:升浮——阳,沉降——阴
(二) 五行学说
  五行是指自然界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。
  它用“比类取象”的方法,将自然的事物作广泛的联系,根据其不同性质、作用、形态,分别归属五行之中。借以说明人体的脏腑组织、生理、病理以及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。
  1、 五行的属性归类
 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

未标题-1.gif

  2、 五行的相生相克
  ①相生:依次递相资生、助长和促进关系。
  木→火→土→金→水→木
  ②相克:有序的间相克制,制约关系。
  木→土→水→火→金→木
  正确运用五行学说的“比类取象”,可以帮助临床诊断、解释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,指导治疗,制订具体的治疗法则

版权所有:北京中联盟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  Copyright chmdf.cn 2005-2017 all right resevrd   京ICP备18059448号-1
版权所有:北京中联盟中医药发展基金会
Copyright chmdf.cn 2005-2017 all right resevrd
京ICP备12034133号